五月的鲜花(五月的鲜花欣赏)

五月的鲜花(五月的鲜花欣赏)

本文内容以关键词五月的鲜花为核心展开讲解,通过阅读本文你将充分了解关于五月的鲜花欣赏、五月的花海、五月的鲜花大结局、四月间的鲜花、五月的鲜花美丽迷人、五月的鲜花开遍原野的相关问题。

文章目录
  1. 五月的鲜花欣赏
  2. 五月的花海
  3. 五月的鲜花大结局
  4. 四月间的鲜花
  5. 五月的鲜花美丽迷人
  6. 五月的鲜花开遍原野

五月的鲜花欣赏

1 、了解《五月的鲜花》给作者带来的震撼。

2 、把握作者对音乐艺术进行描写和对音乐精神挖掘 的角度。

3 、品味作者诗意的语言,体会音乐给人带来的力量 ,感受音乐中的美好家园。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自己品读文章语言,感受音乐 对作者及其唤醒人性、振奋人类的力量。

五月的花海

中国共青团团歌“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的创作背景。中国共青团团歌全称叫《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作词:胡宏伟,作曲:雷雨声。创作背景:征集团歌的工作自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成立就提出来了,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一直没能落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改革开放的兴起和发展,在1987年开始筹备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提出确定团歌的任务,同年5月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征集团歌的启事。

五月的鲜花大结局

结局:周北极十分痛心地劝说阿香投案自首,早已埋伏在树林里的李小天突然出现。一场周北极和李小天贩毒集团的生死搏杀在阿香的眼前展开。最终,李小天和手下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周北极也身负重伤,躺在血泊里。阿香泪流满面跪在他身旁忏悔,把枪递给周北极请求他杀死自己。白指导员和谢雨根据周北极留下的线索,追到现场。


白指导员要阿香放下武器,谢雨也哭喊着求香姐放过周北极……阿香宁肯要周北极和自己死在一起,她冷笑着举起枪,被白指导员击毙。谢雨奔到周北极身旁,紧紧地抱着周北极,周北极看着谢雨,露出了最后的一丝微笑…

四月间的鲜花

一月开迎春花,二月开兰花,三月开桃花,四月开蔷薇花,五月开石榴花,六月开荷花,七月开栀子花,八月开桂花,九月开菊花,十月开芙蓉花,十一月开水仙花,十二月开梅花。

正月迎春花金黄,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红梨花白,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桂花竞争香。九月菊花开满枝,

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日水仙花正旺。腊月梅花傲雪霜。

五月的鲜花美丽迷人

《五月的鲜花》

光未然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副歌)

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1935年8月写于汉口

鉴赏: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低回深沉的歌声回荡,如呜如咽,如泣如诉。

上世纪30年代,是个不平凡的时代,是亿万人民愤怒、团结、觉醒、奋斗的伟大时代。

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我国大片领土,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抗日战士浴血奋战,国民党政府依然采取不抵抗政策。

《五月的鲜花》原为光未然1935年在武汉所作独幕话剧《阿银姑娘》的序曲。1936年夏,东北大学排演《阿银姑娘》时,因剧本上只有歌词,没有曲谱,该校教师阎述诗为她插上音乐的翅膀,这首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飞遍大江南北,飞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男女的心头,在爱国学生运动和各界救亡运动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电影《青春之歌》的插曲。

听,耄耋老人唱响《五月的鲜花》,岁月的风雨重又洗礼坚强的心灵;看,青春少年童声嘹亮,他们传承着先烈不屈的斗志。而今,在一场场歌咏比赛中,曾在中国大地广为传唱的《五月的鲜花》,又一次次地激励着我们。

《五月的鲜花》曲子朴实、深情,全曲并没有华丽夸张的主题和乐句,旋律简洁得就像是自然音阶的简单排列,却如地下的火山,蕴藏着一股喷薄而出的巨大力量,呼唤着千千万万热血青年,奋发起来,振作起来。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革命需要人民的觉醒和行动,“一声怒吼”发出东方巨人的声音,“挥动拳头”展示中华民族的不屈血性。

就是这看似平稳的歌词,饱含感情,意境深远,有一种视殉难为美丽的崇高意境,燃起悲愤的民众心灵深处蕴含的美好希望。

就是这看似朴素、轻缓的旋律,充满着对民族英烈的无比怀念和无限景仰,那比呐喊更有力量的深情怀念感动着为自由而战的中国人民。

仿佛是污浊瘴气笼罩中一缕娇艳的阳光,《五月的鲜花》在沉重的年代激起阵阵波涛,鼓舞着千万志士战斗,战斗!(吴秀萍)

作者光未然简介:

光未然,(1913 ~ 200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1913年11月 1日生。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

著作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

五月的鲜花开遍原野

《五月的鲜花》曲作者是阎述诗。阎述诗家在东北,从小就喜欢音乐创作。学生时代经常参加宣传抗日思想的演出活动,也因此受到敌人迫害,后逃到关内,辗转来到北京,在北京二十六(北京汇文)中学担任数学老师。 

1935年,光未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小诗,阎述诗受到了诗歌的感染,想起自己在参加学生运动时的情景:敌人用刺刀阻止同学们的脚步,许多人付出了鲜血的代价,但大家仍然情绪高涨,没有一点退缩……他激动地提笔为这首诗谱了曲,当晚就交给大家,并很快成为鼓舞情绪的“战地”歌曲。这首诗,就是如今大家熟悉的《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的整体音乐配合了歌词的情绪,是一种倒抛物线状的变化,首先是“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志士的鲜血”,有着怀念烈士的抒情;第二句写道东北沦陷,“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煎熬,失去自由更是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曲调压抑低沉;第三句中“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带领演唱者酝酿悲愤的情绪;最后到“震天的吼声惊起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是整首歌曲的高潮,曲调也更加激昂有力,让音乐在情绪的最高点达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