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三月去扬州旅游攻略_三月去扬州旅游攻略路线

三月扬州旅游有那些景点 春季扬州景色

烟花三月下扬州,说到扬州,脑海里想到的就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句诗。扬州,恬静清雅,自古以来,受尽文人墨客的欢迎,繁多的诗词佳句里,她都是那“心头好”,它是一座从唐诗宋词中走来的城市。扬州是多彩的,有着“月亮城”的美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在扬州,时间的快乐和平静仿佛都会被凝聚,来到这里,放不下的也没有那么难放下........
这里的古典园林不逊于苏州,遍植青竹的个园,叠石假山,一朝看“四季”,种种景色,都在展示着它的恬静与优美。两堤花柳全依水,泛舟瘦西湖,五亭桥、二十四桥……晨曦中日暮里透着清秀婉丽的风姿,秀美的自然景色引人入胜,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是扬州的生活,烟火气息的生活让人心驰神往.......


瘦西湖
瘦西湖是扬州有名的旅游景点,三月四月来扬州,一定要去瘦西湖,这是每个扬州人都会笃定告诉你的一件事。瘦西湖,是由湖、桥、亭、花、草、树构成的“湖上园林”。它的特点是湖面瘦长,蜿蜒曲折,“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
每当阳春三月,这里春花烂漫,杨柳依依,亭台楼阁之下烟波浩袅。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是一幅上了色的水墨画,秀美令人流连。天气好时,携三俩好友,轻舟画舫游于瘦西湖上,望白塔、赏二十四桥,叹桥边红药,细说当年杜郎明月夜玉人吹箫的趣事儿,实在快哉。
何园
扬州的园林,向来不输苏州。其中何园颇具盛名,被誉为“晚清第一园。20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古装剧《上错花轿嫁对郎》中,李玉湖嫁到了巨贾齐家,取景就在何园,一草一木皆是江南韵味。何园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发挥了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展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
现在园中的春意已被唤醒,玉兰、茶花竞相绽放,牡丹暗香浮动,编织出一袭绝美春色。烟雨回廊、假山池亭,交相辉映,每一个角度都像被精心雕琢过一般,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鉴真大道
很多人不知道,扬州也有一个小众赏樱圣地--鉴真大道。3、4月之时,几百米长的樱花大道宛如动漫里的场景。娇嫩柔美稍微樱花簇拥俏立在枝头,与不远处古色古香的鉴真图书馆相映成趣,别有一番典雅静谧之美。风吹之时,扬起一片樱花雨,烂漫如彩云堆雪,不负一场盛世春光。
东关街
在东关街,你能感受到扬州的历史年轮。东起京杭大运河,西到国庆路,走过这一千多米,就走过了这座城明清时期的富庶繁华。
如今的东关街,灰砖黛瓦的建筑群承袭了传统风貌,延续了明清扬州的闲散时光。各种老字号密布其中,茶食店、玉器作坊、糖坊...一逛就是一天。其中不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谢馥春、折扇等,还有逸圃、汪氏小苑等建筑,都在诉说着关于扬州的前尘往事。

皮市街
皮市街是扬州文艺青年的聚集地,是扬州慢生活的代表街区。这里与东关街隔街相望,但相对来说却静谧很多。这里的每个店铺都很有小资感,散发着浓浓的文艺气息。走在街上还能时不时闻到咖啡的香味,似乎时间在这条街上都慢了下来。
观音山
观音山是扬州的制高点,是山寺的代表。隋炀帝曾建行宫“迷楼”于此。宋以后历代建有寺院,有“第一灵山”之称,在这里可以远眺江淮南北,一览无余。
通往寺庙的山路曲折,两侧有黄色矮墙,寺庙内的建筑纵横交错,不按中轴线排列,仿佛迷宫一般。四周古树蔽日、红墙高耸、山庙一体,十分幽静。任尔世间纷纷扰扰,在这暮鼓晨钟、闲庭信步、听禅间,所有的不快,烟消云散。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扬州人吃早茶的习惯可以追溯到清朝年间,历史非常久远。到茶社,点上一碟烫干丝,几色淮扬细点,一杯清茶,便是扬州人一天舒适生活的开始。你问扬州人哪家早茶好吃?扬州人会给你一百个答案:富春茶社、冶春茶社、五亭吟春、蒋家桥、共和春、卢氏盐商…
《舌尖2》里皮包水茶社上榜了黑珍珠餐厅,《锋味》里也出现过趣园。其中最出名有“三春”——富春、冶春、共和春。三家茶社都是老字号,就算是最年轻的共和春也有快90年历史。
茶社虽多,但每家茶社的点心均分为这五样:茶,肴,干丝,面条,包子。而其中作为“皮包水”的绝对代表—蟹黄汤包,有着不俗的口感。烫干丝和煮干丝,被誉为扬州早茶界的“绝代双骄”。“不搭浆”,是一句扬州话,白话是不马虎、不敷衍、不偷工减料,用来形容扬州干丝的刀工精湛,火候讲究再合适不过了。
除了早茶外,扬州其他美食更是让人垂怜三尺,扬州炒饭,咸水鹅,红烧狮子头,黄桥烧饼…“扬州菜香,举国口馋”,可见余光中先生对于扬州美食的评价之高!
青普扬州瘦西湖文化行馆
去了扬州城,不用寻寻觅觅,就在扬州的瘦西湖畔,那座像是大户人家的“青普瘦西湖文化行馆”里,你就能过上老扬州人般悠闲惬意的日子。由如恩设计建造的青普行馆收集120万块老青砖,砌就一个回形院落,构造了一个当代“扬州梦”。白墙黑瓦,滨水而居,游走回廊,移步换景。
原木装饰的房间,一桌一椅,一花一草散发出淡淡的古朴与自然的气息,纵使心头有百般愁绪,也在这个充满温馨与本真的房间里,消散殆尽。青普扬州瘦西湖文化行馆集合了青普对扬州在地文化艺术的探索,当代生活方式与传统东方礼仪的交融,用建筑、文化、艺术、风物等共同回溯扬州这座古城的荣光。
扬州隐居瘦西湖温泉度假酒店
瘦西湖畔,就还有一家占地48000㎡,可享私汤温泉的江南宅院。这个与水结缘的酒店,就是隐居旗下的扬州隐居瘦西湖温泉度假酒店。酒店聘请新中式设计闻名的大师梁建国操刀,亭台楼榭,假山瀑布、飞檐青瓦、随处可见的扬派盆景...每个角落都细细打磨。
得天独厚的扬州温泉在侧,隐居瘦西湖做到了引温泉入户,每间客房都拥有温泉泡池,足不出户就能惬意泡汤。除却客房内的"私人温泉",酒店内还有8个露天公共温泉泡池,在绿意环绕中体味扬州的"泡"文化。
去扬州,一定要慢。慢慢走、慢慢看、慢慢吃、慢慢品,方能体会扬州的曼妙。

烟花三月下扬州去干什么
烟花三月下扬州去扬州游览。三月的时候,正是烟柳、琼花开放的时候,要去扬州游览观赏。因为扬州的春季,三月的柳树、琼花正是开放待赏以及交友的时节。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烟花三月下扬州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一曲悠扬的歌声,表达了无尽的思念、惜别、问候、思念和寄托。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几月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在农历三月写下的诗句,阳历3至5月的样子。诗句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作者在农历三月送别友人孟浩然的场景,其作者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诗人李白,其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简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烟花三月下扬州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一曲悠扬的歌声,表达了无尽的思念、惜别、问候、思念和寄托。
扬州简介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滔滔的长江,东依静静的京杭大运河,历来就是风光秀美的风景城、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博大精深的博物城。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其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扬州建城始于2400余年前的春秋时期,灿烂的历史文化给扬州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是什么地方
烟花三月下扬州指的是现在的南京、镇江、扬州一直到苏州一带。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其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扬州建城始于2400余年前的春秋时期,灿烂的历史文化给扬州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注:诗中的扬州不是现在的扬州市,而是当年的扬州府。包括现在的南京、镇江、扬州一直到苏州一带。州府行政中心还是在南京。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话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如下:
这首诗前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
诗中没一个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阳春三月下扬州下一句正确的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下一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