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西江千户苗寨酒店电话_西江千户苗寨酒店电话多少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攻略详细
门票90元,观光车20元(乘坐四次)
售票厅开放时间8:00--20:30,旺季售票厅可能延迟到23:00左右

从 贵阳 乘坐高铁到 凯里 ,然后坐车可直达西江。
建议游玩时间
最好不要在七月十五到八月二十来苗寨,人多、物价贵,很有可能订不到房间。


大北门乘坐观光车进入苗寨——小北门下观光车——从七号桥步行到一号桥——过桥乘坐观光车上观景台——观赏完苗寨下观景台
西门进入苗寨——乘坐观光车下车——到达观景台——观赏完观景台乘坐观光车到一号桥——逛苗寨
3.1.观景台苗服拍照
苗服无论是刺绣还是针脚,都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出了这个地方的服装做工就没有这么精美啦。在观景台上面有很多的店面,提供拍照服务,会有拿着照片的阿姨们问你是否需要拍照。
3.2.打糍粑
这个是看起来十分简单做起来会发现原来这么难的一项活动,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卖糍粑的人,跟老板说一下就可以体验。一般的女孩可能根本打不动,因为糯米特别的黏,会举不起来锤子。
3.3.拍摄西江
要想拍西江全景,得在观景台,当然如果能订到观景台附近的酒店也可以。
西江的白天与夜晚是两个极端的视觉体验,不食人间烟火与红尘万丈。

3.4.参观农民画家李玉福家庭博物馆
李玉福是苗家新文化代表之一,画作十分写实,这里也有长桌宴。
3.5.拜访苗王
我们所说的“苗王”,实际就是“鼓藏头”现在的鼓藏头叫唐守成,50岁左右,负责掌管苗族祭祀与看管铜纹圣鼓,就是鼓藏堂里面的那面鼓,他不仅是苗族的活历史同时也是一名小学老师,自己开了一个苗草堂,闲时会上山采药。为人十分和善,也很健谈,很多慕名而去的求药人。在苗草堂楼上是唐先生自己的私人博物馆,里面有很多苗族的器物与历史起源。

4.1.长桌宴
来到西江如果没有吃过长桌宴可真的是白来了。过去长桌宴是苗家人苗家人招待重要客人是才吃的,现在基本只要你想就能吃到。把桌子拼在一块,有固定的八九个菜,像酸汤鱼,鼓藏肉,腊肉都有,寨子里面很多饭店都提供,同时会根据人数安排是在路边吃还是在室内,推荐阿浓山寨,里面可以看表演。

4.2.高山流水
苗家特有的酒文化,一个大姐端着一碗酒给客人敬酒,旁边的姑娘就会马上排成一排,一个接一个的往大姐的碗里倒酒,很多客人往往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海量”。

西江千户苗寨在哪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千米。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

西江千户苗寨在哪里西江千户苗寨在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东北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一个苗族聚集地,由十来个自然村寨相连而成,是国内知名的旅游热门地了,食宿都非常完善。

西江千户苗寨在什么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那么西江千户苗寨究竟在哪里呢?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千米,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市35千米,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00千米。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饲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
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
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
西江千户苗寨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

西江千户苗寨历史介绍是什么
1、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尝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
2、战国时期,秦灭楚,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公元47年,汉王朝派出军队征剿“武陵蛮”,迫使苗族再次离乡背井,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今铜仁一带),一部分南下广西融水,后又溯都柳江而上到达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在数次大迁徙中,分化成了许多不同的分支。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几乎是同时到达贵州榕江,由于西氏族在榕江多处辗转,到达西江的时间晚于柳氏族。西氏族到达西江的年代约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达并定居在西江以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传说西江有千年以上历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林荫记》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
3、春秋战国时期,雷山属牂牁国与且兰国之边地,战国时属大夜郎国,秦时属象郡且兰县边境,西汉时处且兰、毋敛两县之间,东汉时属毋敛县,三国属蜀国之牂牁郡辖之边地,魏晋时期属牂牁郡宾化县境,唐朝时属于罗恭县,五代至宋朝属夔州路绍庆府羁縻州,元初属“管外苗族地区”,元朝中期属湖广省播州宣慰司,明属管外苗族地区。

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