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问道青城山诗词_问道青城山的上一句是什么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什么意思“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的意思是到都江堰看水,到青城山问道。这里的“道”包括道家思想及其养生理念。这句话出自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笔下,是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时留下的墨宝,非常准确、传神地反映了都江堰市旅游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已成为都江堰市的旅游宣传口号。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东距成都市区68千米,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千米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余秋雨,男,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浙江省慈溪市),中国当代作家、学者。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善于挖掘山水景观中的历史文化,并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以全新的视角描写景物,同时通过集中简短的手法安排人物、描写故事。多将描写、叙述以及议论等形式融汇贯通,通过旁征博引以及典雅敦厚的语言来描写景物,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变迁。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是什么意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意思是“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要问道,万不可忘了青城山”。都江堰因水而受到人们的膜拜。青城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其道家思想、音乐、武术、饮食和养生之道等都有着十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都江堰市将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后留下的墨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作为最新的旅游宣传口号。评选人员认为,“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非常准确、传神地反映了都江堰市旅游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而且直观、简洁、琅琅上口,能激发游客前来旅游的欲望。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什么意思“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的意思是:如果要看山,一定要去看青城山,若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这句话出自著名学者余秋雨笔下,是作者在游览都江堰时所作,现已成为都江堰市的旅游宣传口号。

资料扩展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是谁写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是余秋雨写的。
内容简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主要魅力体现在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思想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深具内涵的自然形态,以及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上。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的精髓,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中华文化独具的美,已深深铭刻于心中。
作者简介:
余秋雨,男,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浙江省慈溪市),中国当代作家、学者。主要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君子之道》、《何谓文化》、《冰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热搜